讀書心得 – 失業教我們的事

Post image

書名:失業教我們的事
副標題:想吃雞腿,就別勉強啃雞肋
作者: 洪雪珍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0/11/07
來源:圖書館借閱紙本書

因醫療發達,平均壽命逐年增加,我們要面對的會是個百歲世代,傳統觀念,65歲,甚至60就退休,代表後面有35-40年可能是在無直接收入的狀態下渡過,未提早財務規劃不只是影響個人的晚年生活,對社會福利財政也是雪上加霜。

對多數人來說,這是個要延命不難,但要過得好很難的時代

日本2020/05/29 通過法令,退休年限從70歲又可延至最晚75歲,相較之下,台灣人普遍退休的太早,作者書中提到退休早,也相對揭露一點,就是台灣的就業市場對中老年是很不友善的。

這本書赤裸地寫出未來多數的我們都會面臨的問題,中年被失業或不得不轉業,很坦白也血淋淋,值得一讀。

書本前幾章提到非常多真實案例,指出失業的原因無法預測、無從預防,在此不詳述,但我們可以參考作者提到的幾個重點讓自己管理職場風險,有機會做選擇:

  • 強化個人品牌 創造[你]能帶走的能力,而不是死守公司頭銜,才不會離開公司之後,從某公司的某某變成Nobody,讓別人看見你的好,知道你能為別人提供什麼價值,才能自助人助不斷有新機會。

  • 斜桿 作者本身是斜桿教練,輔導學員如何在本業之外發展出第二第三專業,帶來大收入、小收入、被動收入,她所輔導的學員中,不到30歲的學員反饋身邊很多同齡朋友都有學習焦慮,這是有高度危機感的新一代,我們都需要學習反學習(Learn to unlearn),不只是資訊界,現在很多技能可能兩三年就換一代,目前能用的,過幾年可能就淘汰,Learn, unlearn and relearn, 隨時推翻自己已知、已熟悉的觀念,隨時重新學習,可以利用職涯小實驗尋找第二專長,例如利用工作之餘到感興趣的職業別打工甚至無償嘗試,或者申請調部門(風險較高),實際了解該職務的專長需求與工作內容,找到自己的新志向,才有具體方向同步需要的技能,也避免對夢想職涯有錯覺。

  • 儲蓄與理財 存錢比投資報酬率更重要,假設甲乙的薪資相同,甲每年存8%,年報酬率1%,乙每年存1%,投資報酬率8%,30年後,甲的終值將近乙的2.5倍 (書中誤植為8倍,證明這真的不是一本理財書),在還不知道怎麼理財之前,儲蓄絕對先贏一半,至少突然失業中斷收入時,能有緩衝時間,當然最好的還是既儲蓄又理財提高被動收入。

  • 我的補充:想像自己未來的樣子

對未來保持耐心,對眼前追求速度
—Gary Vaynerchuk—

我們常都太早的想要證明什麼,這些急需證明多是來自外在的壓力,缺乏耐心去不斷磨練出自己真正想要的事物,提醒自己要考量的是長期的結果,具體一點,依照目前的行動,想像一年後的你,三年後的你,五年後的你可能的樣子,時時修正。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