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 – 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原來大腦喜歡這樣學習

Post image

書名: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
副標題:認知心理學家解開大腦學習的運作結構,原來大腦喜歡這樣學
原書名:Why Don’t Students Like School?: A Cognitive Scientist Answers Questions About How the Mind Works and What It Means for the Classroom
作者: Daniel T. Willingham
譯者: 謝儀霏
出版社:久石文化
出版日期:2018/12/15
來源:圖書館借閱紙本書

大腦的原始設計,喜歡進入自動駕駛狀態,除非認知條件恰當,我們的大腦會避免思考

alter-text
大腦的原始設計

上圖是書中提到思考運作的簡易心智圖,環境訊息會進到工作記憶區(思考活動區),而長期記憶區所儲存的兩種知識會依照觸發的程度自動導入工作記憶區來壓縮已知的部分,進而產生新的組合,這就是思考的過程。

工作記憶的空間非常有限,而且不擅長抽象思考,當它擁擠時,思考的過程就越緩慢甚至無效 ,書中舉例兩個邏輯完全相同的謎題,一個用圖例,一個只有純文字描述,很明顯使用圖例的謎題相對容易理解,因為圖例已經協助將文字描述以具體的圖像表現出來,空出記憶空間與減少抽象思考。

長期記憶裡儲存事實型與程序型知識,事實型知識,像是花豹有點點紋路,你最喜歡的冰淇淋口味,程序型知識, 像是早上起床刷牙的動作,拿起餐具吃飯,從家裡開車到公司,或電腦複製貼上的動作,這些會儲存在意識之外,當內容與目前的思緒有關時才會自動提取到工作記憶中。

長期記憶會將環境中有關的訊息組合成意義組塊加速訊息理解,作者書中提到的例子,如果是一連串3個3個無意義的字母排列要讓人在短時間記憶很難,但如果是像CNN, FBI, HBO這樣的縮寫,因為已經儲存在我們的長期記憶中,我們的大腦不是以C+N+N單獨字母來思考,而是判斷為 Cable News Network有線電視新聞網 這樣一個意義組塊來解讀,辨識這個縮寫已經是不假思索的反應。

現實生活中,人類憑記憶提取來解決問題的頻率比你想像中高得多,作者認為從兒童開始推動閱讀習慣至關重要,擁有更多背景知識能加快理解的速度,也更能體會學習的樂趣。在對職業棋手的研究中指出,頂尖棋手長期記憶裡可能儲存了5萬份棋譜,別抗拒使用記憶術,像是加減乘除 、背單字,背誦學科的基本概念,這些記憶背景知識的充份練習都是為了進一步的學習,有基本知識才有可能進行批判思考。

書中引用數學哲學家懷哲爾 Alfred North Whitehead這段

「教科書和傑出人物演講時都表示,我們應該培養思考當下事務的習慣,這點實在錯得離譜。其實根本是恰恰相反,要增加不需思考就能執行之重要活動的數量,文明才會進步。」

網路找到原文如下

It is a profoundly erroneous truism, repeated by all copy-books and by eminent people when they are making speeches, that we should cultivate the habit of thinking of what we are doing. The precise opposite is the case. Civilization advances by extending the number of important operations which we can perform without thinking about them. Operations of thought are like cavalry charges in a battle — they are strictly limited in number, they require fresh horses, and must only be made at decisive moments.

個人覺得原文最後幾句也很重要, 「思考活動就像戰場上騎兵負責的工作,騎兵數量非常有限,需要體力正盛的馬匹,而且只處理決定性的時刻。」

以科學角度來看,作者不否認人有智能上的差異,天生基因佔有一定比例影響,但弗林效應(Flynn effect)的觀察指出,智商測試的結果顯示,智能分數逐年增加,2020的平均IQ 100以1950年的評估標準換算,會是 1950年的IQ 130,基因組成不可能在短時間有大幅度改變,然而事實證明我們的智商確實在短時間內有巨大成長,這有很多可能,影片中提到基礎教育延長,高等教育普及,營養健康、環境刺激還有工具的改變都可能是智商變高的原因,這代表智能差異並非無法改變,我們要注意孩子對智能的看法,稱讚孩子聰明只會讓他們認為自己做對了什麼是因為聰明,而不是努力,因害怕犯錯而選擇略低於自己標準的問題來避免失敗,認為自己不聰明的孩子則有理由放棄嘗試,兩者終究只能停留在原地,而認為智能是可以透過努力來改善的孩子,不會在意一次兩次的失敗,他們視失敗為學習的必然過程,而較能從失敗的過程中去累積成功的機會。

教育者應將想讓學生記得的東西當成答案,留意學生過程中會思考什麼,藉此引導他們得出結果,思考與解題的過程大腦會分泌多巴胺強化神經元的聯結有助於寫入長期記憶,有足夠訓練的專業者,儲存在長期記憶的內容不只是片段區塊,甚至可能是一個完整流程、一個抽象事件;有派學說將學習者分成聽覺型/視覺型/動覺型學習者,作者不認為這樣單純的分類有助於平衡不同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應專注的是事物的意義而不是用偏好的學習風格來區分,孩子在學習與思考方面的相似處比不同處多,從教材的角度思考,而非學生偏好風格,依照教材選擇適合的風格來引領學生。

對於學習落後的孩子,要明白趕上同儕是長期目標,協助其分散練習時間,不要讓其因為時間太長或目標太高而感到挫折,藉此增加整體練習的時間長度與強度。

書本最後提到不能將教學經歷跟教學專長劃為等號,一個教學20年的教師專業能力可能跟教學10年的差不多,依照書中的研究,教學技巧在剛開始從事教學工作的前五年增長最多,多數老師在這之後常常是自動駕駛狀態沒有成長,他提到幾個方式來提升(更新)教學能力:

  • 撰寫教學日誌,因為記憶是斑駁的,藉此紀錄什麼方式什麼目標才是合理量。
  • 如果允許,上課錄影(記得務必先尋求學生與家長的同意並告知僅用於教學研究之用),授課時必須全心全意,無暇真的完全掌握自己上課時的狀態與底下學生的真實反應,錄影是最客觀的呈現。
  • 尋找一到兩位志同道合的教師當自己的夥伴教師,先與夥伴老師一起討論其他老師的錄影教學優缺點,注意夥伴教師提出的意見是否正向與有建設性,如果不是就換個夥伴教師。
  • 經過上一步,再與夥伴老師討論彼此的上課錄影 (避免玻璃心碎一地嗎?)

讀這本書的動機是因為朋友分享說書影片,慣例感興趣的都會想辦法找原書來看,對認知心理學完全沒涉獵,中間一度讀得有點吃力,讀完覺得這是一本不只教育者,為人父母或者喜歡自學的人也非常適合閱讀的書,關於長期記憶提取失敗的原因,因偏離書本主軸,書中並沒有討論,查一下常被討論的原因有幾種:老化,睡眠不足作息不正常,新的長期記憶會重疊蓋過許久沒有提取的長期記憶,也許之後找點相關書籍來看看。

You May Also Like